未来的实验室会是什么样子?
概括来看,就功能性而言,实验室就是进行试验的场所;就产生的意义而言,称实验室为“科学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基地、科技发展的源泉”也毫不为过。
例如大名鼎鼎的“抗生素”,就是二战期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和另外两位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发现的。可以说,在实验室里做出的研究成果,对科技发展、甚至说人类文明的进步,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行业,按归属来看,实验室可分为三类:
首类是从属于大学或者是由大学代管的实验室(包括中学的各类物、化、生实验室);
第二类实验室属于国家机构,或是国际机构直接管理使用;
第三类实验室直接归属于独立企业或者部分大型企业的研发部门,为工业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服务。
这些实验室绝大部分都是互不相关的独立实验室,为所属机构服务。
不同的实验室之间所用设施设备不一致、检测检验标准不一致、甚至实验步骤和方法都有所不同。即便两个研究方向相同的实验室,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采用标准不一致等原因,相互之间的实验进程也无法递进承接,甚至在借鉴方面都存在复杂性。
因此,实验室要完成一项实验,都必须从头开始完成实验里的每一个流程。
还有很多科学实验,尤其是生物学实验,即便实验条件、实验步骤都是一致的,但是经由不同的人操作,得出的实验结果也各有不同。
这不像计算机,不管你在哪儿用,不管你用哪一台,只要输入一个信息,机器跑出来的结果肯定是一致的。
但是同样一个生物实验,分别在北京和波士顿做,结果可能就是不一样。
我们知道,可重复、可检验,是科学机制的核心,也是当代验证科学至核心的逻辑。
如果一个科学家发表一篇论文,别人据此操作,能得出同样的结果,这才能证明你的论文是成立的。你的实验被重复的次数越多,被其他科学家检验得越多,就越可信。
如果要向《Nature》这样的杂志提交论文,研究者不仅要交代每一个实验步骤是怎么做的,还得把实验的原始数据上传服务器,允许所有人公开访问。别人读这篇论文的时候,他就会重复这个实验,看看是不是能得出同样的结果。
但是,很多实验,尤其是生物学实验有一个特点,就是重复性低。因为生物学、医学实验的复杂度太高,稍微一点点变化,都有可能对实验结果带来影响。而这些变化,可能是常人注意不到的因素。
在过去就曾发生过一个实例,有一家全球的生物纳米材料研究所搬新家,换了一栋楼,之前做出来的实验结果,就再也做不出来了。整个团队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找原因,发现原来是做实验用的炉子挪动了,烘烤的位置变了。于是,那帮的博士生,又花了好几个星期的时间去挪炉子,看看在哪个位置,才能做出结果来。
显然,在当前的条件,做实验有太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有太多的偶然因素,远远没有做到彻底的标准化,这可以说是当前实验室行业一个难以突破的局限。